想象一下,每天呼吸的空气,竟然可以变成财富的源泉,是不是觉得不可思议?没错,空气不仅能卖钱,而且还卖得相当不错!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看似免费实则价值连城的“工业空气”。
工业气体,就是那些经过特殊处理,被分离出来的“高级版”空气,它们是现代工业的“血液”。别小看这些气体,它们在化工、钢铁、半导体、食品等多个行业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大宗气体如氧气、氮气,是传统行业的“老朋友”,而特种气体,尤其是电子特气,更是被誉为“工业气体皇冠上的明珠”,在芯片制造等高精尖领域举足轻重。
工业气体的分类
“工业的血液”
随着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工业气体市场像打了鸡血一样,飞速膨胀。
工业气体中的大宗气体以氧气、氮气为主,市场需求极为庞大,大多数大宗气体用于冶金、化工等传统行业,新能源、半导体、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能源等新兴领域的用量也在不断增长。2021年,中国工业气体市场就已经是个1800亿的大蛋糕,其中大宗气体独占1400多亿的份额。更让人惊喜的是,这个行业还兼具成长性和稳定性,简直就是传说中的“灵活的胖子”。
就中国而言,大宗气体的成长性主要来源于几个方面:
首先,在双碳大背景下,钢铁、化工等传统行业对大宗气体(特别是氧气)的需求激增,改进工艺流程(如提升富氧空气含氧量)和新技术路线(如熔融还原炼铁)将极大地减少钢铁行业碳排放,但这些技术对大宗气体需求巨大。据杭氧(002430)招股说明书披露,每百万吨高炉炼钢对空分设备制氧需求为1.5万m/h,每百万吨熔融还原炼铁对空分设备制氧需求为5万m/h。化工行业的产能升级也会带来制氧需求的大幅提升,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制乙二醇、煤制烯烃等产业的发展均会带来大宗气体的新增需求。
另外,大宗气体商业模式的不断升级完善也会带来广阔的需求。一方面,之前很多不用大宗气体的应用场景开始逐步使用大宗气体,例如,食品行业之前使用氮气包装的都是凤毛麟角,但随着行业升级,使用氮气包装越来越广泛;其次,有些自建气体装置的工厂逐步将供气业务外包,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另外,国内气体供应商逐步开始向服务供应商(TGM)转型,经济附加值和客户粘性大幅提升。
最后,不要忘了,氢气也属于大宗气体。作为未来最清洁的能源,氢能源的发展万众瞩目。
特种气体尤其是电子特气,近段时间引来大量关注。电子特气具有很高的技术壁垒与认证壁垒,虽然市场空间较为狭小,但国产化率低,饱受卡脖子的困扰,对自主可控意义重大,一旦攻克,将获得较高的收益。
巨头的赛场
工业气体行业具有较强的规模效应,几大巨头几乎垄断了全球90%的市场空间。在中国,工业气体市场第一梯队包括林德集团和液化空气两大企业,2021年两家公司的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21.9%和20.7%。国际知名工业气体企业技术雄厚,规模庞大,具有强大的综合实力,其竞争优势和竞争地位在短期内难以被撼动。在第二梯队当中,以气体动力科技(1678.HK)和杭氧股份为代表的国产企业在技术发展、政策影响等因素的影响下竞争力较强,在市场上占据重要部分。
中国工业气体行业市场潜力巨大,市场占有量大幅增长,实力强劲的企业对这条黄金赛道虎视眈眈。6月25日,国家能源集团广东公司惠州电厂正式向大亚湾石化区首家用户供应工业空气,供气流量达585标立方每分钟,最大可达1890标立方每分钟。大亚湾作为国家级能源高地,吹一股工业气体的狂风,实在也不为过。
在2024年12月举行的中国·惠州国际石油和化工产业博览会上,工业气体也将是行业和资本关注的明星。想象一下,当全球的行业巨头、创新企业齐聚一堂,探讨如何更好地利用和创新工业气体时,那画面,是不是有点科幻电影的感觉?
工业气体的兴起,不仅证明了“免费的也可以是最贵重的”,更预示着一个绿色、高效、创新的工业时代已经到来。未来,当我们提到“风口”这个词,也许第一时间想到的不再是互联网创业,而是那些看似普通却蕴藏无限可能的“工业空气”。在追求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工业气体无疑将是不可或缺的“助跑器”。